咨询热线

010-86398943

积分制管理实难得问题有哪些
  发布时间:2020-11-24 17:59          浏览量:730


     传统企业实行积分制管理制度的实施难的问题有两点,(1)高成领导不重视(2)员工参与不积极,所以企业要实行积分制管理的实施,就必须要保证制度处于最新,最佳,最良好的状态,保证这一制度处在“最好的时间段”来实施积分制管理改革

所谓积分制管理,就是公司按照自身的实际情况,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,并明确员工遵规守纪等行为,在达到什么程度后,可以获得一定的分数,累积计算,在积分达到一定分值时,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。同时还规定,员工的一些行为达到何种程度时,可以获得奖券,具体如何奖励等等。

 原因一:企业实施积分制管理制度不理想,首先解决的是最高处管理态度的思想,这一问题的根源,主要是企业的最高管理者不够重视此事。一开始,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在经过企业管理咨询部门的培训后,感觉积分制管理的实施,对企业的管理十分有利,又十分适合企业,顿时"兴趣"大起,马上策划在公司内部实行这项管理活动的事宜,做相关的准备活动,并广泛地进行宣传,启动"积分制管理实施大会",以表明这一活动正式开始。但在接下来的进程中,随着时间的推移,管理者对该活动越来越"冷淡",直到后来变得"悄无声息"。总之,由于最高管理者后来的不予过问和关注,这件事最后就没有了结果。

750.jpg

另一点就是员工不积极参与积分制管理制度改革,或者是几点的有关积分制管理的规章制度不合理。管理者在当初确立实施的细则时,将自己的个人看法过多地添加进去,更没有将意见稿发到底层,让所有员工加以讨论,听取员工们的意见。按照这样形成的制度来进行积分制管理,很难代表企业多数员工的真实意思,员工不愿参与,也就不足为奇了。另外,规章制度中对于表现优秀员工的奖励,有时表述模糊,其结果是,员工本应该受到重奖的行为,最终的奖励却变为"空头支票",严重地挫伤了员工参与积分制管理的积极性。到最后,他们干脆就不再参与了。 

原因二在执行过程中,管理者没有真正按制度来执行。管理者有时戴着"有色眼镜",对于同样的先进行为,由于奖励对象不同,其奖励的程度却不一样,有很浓厚的个人色彩,掺杂着个人的主观意思。其实际的做法,不是完全按照规章制度的规定来行事。这样一来,就很难保证制度的公正和公平,久而久之会严重挫伤那些受到不公正待遇员工的积极性,最后,他们也就没有兴趣参与积分制管理了。

对于这些问题,在短时间内,员工可能有所反映,产生一些怨言,可企业的管理者仍然没有及时做相关的调整,时间一长,员工对制度产生"冷淡和漠视"心理,甚至抵触,最终导致这一管理制度无法再正常运行下去。

 

 

 

 


不会用不用慌!天悦课堂来帮忙
从GPT深度学习+基础能力运用+岗位案例提效 3大系列课程
学习如何提出好的问题和AI合作,达到1+1>2的效果

备 案 号:京ICP备16047892号-3

技术支持:网富-网络效果营销机构

服务热线

010-86398943

请用钉钉扫一扫
加入悦积分客户交流群